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1300如何用集合表示(必要条件用集合表示)

时间:2023-06-06 09:30:13

1300如何用集合表示(必要条件用集合表示)?如果你对这个不了解,来看看!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坚持苏南敌后抗日的贡献,下面是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1300如何用集合表示

2015年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75周年。成立江南指挥部是新四军挺进华中敌后抗日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对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向东作战”,开辟与坚持苏南地区敌后抗日游击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1939年5月,新四军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被选为出席中共七大代表,将赴延安参加中共七大的筹备工作。此时,新四军一、二支队东进江南,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根据地,地方抗日武装纷纷编入新四军,新四军军部根据江南敌后抗日斗争形势发展,为了集中力量加强领导,便以张鼎丞赴延安为由,决定第1、第2支队由陈毅、粟裕统一指挥,并得到国民党第三战区的同意。8月20日,项英向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报告并电示陈毅、粟裕:成立江南指挥部,统一领导第1、第2支队。11月7日,新四军第1、第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在溧阳县水西村正式成立江南指挥部。指挥陈毅,副指挥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刘炎,副主任钟期光。下辖第二团、第四团、新编第三团、新五团、新六团和挺进纵队的一、二、三、四团以及苏皖支队和苏南地方武装,共1.4万余人。人数较1938年夏初到江南时增加了好几倍。同时成立中共江南指挥部分委,书记陈毅,委员有刘炎、粟裕、钟期光。

1940年3月,中共中央东南局决定调中共皖南特别委员会书记邓振询(邓仲铭)任中共苏皖区委员会书记,并于当月到达苏南溧阳县水西村接替工作。为此,中共苏皖区委和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党委于3月底召开了19个县委、工委和部队团以上干部参加的联席会议。袁国平代表中共中央东南局出席会议,传达2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目前时局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会议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精神和苏南情况及工作基础,确定积极发展抗日进步力量,扩大反汪宣传活动,扩大抗日根据地,扩大新四军,发展地方武装,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政权。会议通过了《为坚持江南敌后抗战之政治纲领》。中共苏皖区委决定撤销苏南、苏皖2个特别委员会,将全区划为4个游击区,每个游击区设立中心县委员会,下辖若干县委。

为了与中原局联系,江南指挥部也开始与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原局直通电报。江南指挥部的建立,标志着我军东进江南作战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40年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员陈毅率主力经扬中县北渡长江,到达江都县吴家桥地区,与挺进纵队、苏皖支队会合,改称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江南指挥部从成立到渡江北上只有短短七八个月时间,在陈毅、粟裕等同志领导下,敌后抗日仍然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一、高举抗日大旗,继续开展敌后游击战,打击了敌人,壮大了自己,进一步鼓舞了苏南地区军民团结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1939年11月8日,日军200余人,从镇江县西南宝堰等地出动,向丹阳延陵、九里地区进行“扫荡”,遭丹阳县独立支队阻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新编第6团第1、第3营由团长段焕竞率领驰赴九里镇,在日军背后发起攻击。日军不支,向贺甲村退却。新四军跟踪追击。中午,宝堰增援日军与贺甲村残敌会合,组织反扑,施放毒气弹。新编第6团第3营营长刘玉林和战士20多人当场牺牲。战斗形成对峙。新四军第2团闻讯,由团长王必成率第1、第3营赶来增援,与新编第6团密切配合,将日军包围于贺甲村地区。经反复冲杀,白刃格斗,战至黄昏,日军收缩于贺甲村内,固守待援。9日晨4时,第2团第2营也赶来增援,调整兵力后,拂晓时开始向敌发起攻击。双方激战至9时,敌已死伤大半。10时,新四军第3次总攻开始。残敌数十人,因弹尽粮绝,向殷家、江口方向突围,遭第3营侧击,全部被歼。13时战斗结束,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计划。此次战斗,先后攻克大、小据点30余处,共毙日军中队长武村大尉以下170余人。这是新四军东进江南后最大的一次胜仗,它有几大特点:是我军在敌后集中两个团兵力打运动战的第一次;是彻底消灭敌人最多的一次;而且在敌据点不远的地方,坚持打了20多个小时,敌人竟毫无办法救援而被消灭了,这也是第一次。说明我军战斗力有了显著提高,敌人的力量和士气明显地减弱了,上海等地报纸称为“延陵大捷”。战斗结束后的第三天,陈毅在出发去扬中途中,曾亲去战场视察、拍照,并去慰问作战的二团和新六团部队,向参战的地方武装樊玉琳、巫恒通、孔庆哲等表示祝贺,指示王必成、段焕竞团长要很好地总结这次战斗经验。

1940年5月31日晚,驻南京日军第15师团第67联队吉田中队150人,经湖熟镇合击国民党江宁县政府。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第3营和支队特务连在支队副司令员廖海涛指挥下前往救援,先以一部佯攻牵制,另以主力在赤山窦家边村设伏。赤山东边是赤山湖,敌在湖堤上遭到新四军前后夹击。战斗从6月1日上午10时持续到下午5时,共毙伤日军中队长吉田以下130余人,俘虏2人。6月3日,日军1000余人在坦克掩护下,对赤山湖以南地区进行报复“扫荡”,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第3营迅速抢占有利地形,集中火力射击敌骑兵队,毙伤日军40余人。

一、二支队东进江南之初,只能抗击小股日伪军,一次歼敌十几人,江南指挥部成立后,整合了一、二支队和民间抗日武装,连续打了几个一次歼灭日伪军百余人的战斗,显示了东进江南的新四军战斗力不断得到增强。

二、恢复东路抗日游击区,扩大新四军在苏南地区的活动范围,创造了敌后抗日更有利的条件。

(无)锡、澄(江阴)公路以东至上海附近的青浦、嘉定,北临长江,南至沪宁铁路两侧的广大地区称为东路,锡澄公路以西为西路。叶飞率老六团在东路活动时,抗日活动蓬勃开展,成立了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1939年10月,叶飞率部西撤的决策是在非常短促的情况下决定的,当时对东路各县游击区应该布置的许多工作都没有来得及准备,也基本上没有留下武装力量,日伪和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又嚣张起来。项英和陈毅都感到东路不能丢,应该恢复。中共江苏省委派出一批干部去东路,以因伤留在常熟地区的夏光(即京剧《沙家浜》里的指导员郭建光的原型)等30余人为基础,再次成立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司令员夏光,副司令员兼政治部主任杨浩庐,副司令员胡肇汉,参谋长周加禄。恢复了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简称“民抗”)。1940年2月,江南指挥部又派出吴仲超、何克希至东路恢复工作,领导成员作了调整:司令员何克希,政治委员吴仲超,副司令员兼政治部主任杨浩庐,参谋长夏光。此时,“新江抗”有4个连,共400余人。4月,中共中央东南局给中央的电报中说:“东路甚富庶,可筹大批款供给四军,伪军散落在当地的枪支约一千支以上,又是国民党力量薄弱地区,应乘机积极开展游击战争”,“动员群众以嘉兴、阳澄湖为基点,建立基干队伍以作核心。力求发展江南人、枪、款三项之来源。”随后,叶挺、项英即派三支队副司令谭震林去东路,统一党、政、军指挥。谭震林离开云岭,经18天长途跋涉,到达苏南溧阳水西村江南指挥部,见到了陈毅,了解了江南斗争的大局和东路的主要情况。谭震林与随同去东路的干部,从水西出发,过溧武路进入敌后。与此同时,项英电告上海的中共江苏省委,把原属上海地下党领导的上海周围的游击队,都由谭震林统管起来,还要中共江苏省委派党务和教育工作干部去充实部队。上海地下党非常重视,先后动员了约2000人去东路参军,其中基本上是工人和知识青年,所以东路部队每个营都有几十名高中以上的知识青年。4月23日,谭震林和军部及江南指挥部派来的50多名干部分批到达后,经过几天与东路领导同志谈话,了解情况,在常熟徐市附近,主持召开了东路地区部队与地方党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即徐市会议)。谭震林传达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新四军发展方向和对江南东路地区抗日斗争的有关指示。宣布中共中央东南局和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的决定,成立新四军东路军政委员会,由谭震林任书记。成立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仍称新江抗),谭震林化名林俊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何克希化名王耑任副司令,张开荆任参谋长,吴仲超化名吴铿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6个支队和淞沪游击纵队。

谭震林到东路后,公开打出“江抗”和“民抗”是共产党领导的旗号,大刀阔斧发动群众,开展统战工作、敌伪军工作及江南地方的帮会工作,使东路地区迎来了大发展。1940年11月6日,在庆祝“新江抗”成立一周年时,部队已从4个连400多人,发展到6个团4600余人,增加了10多倍。成立了4个行政公署,下属16个县级抗日民主政府,成绩卓著。1941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新四军整编为七个师,第六师由在苏南活动的部队编成,任命谭震林为师长兼政委,下辖十六、十八两个旅,以新四军新第二支队编为十六旅,新成立的新三支队为十八旅。

三、大力宣传发动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巩固发展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四军一支队东进江南行动开始时,陈毅就作了动员说,我们向江南敌后挺进,完成肩负的光荣任务,就要遵守与执行新的三大纪律、六项要求、十项注意,以模范的行为,团结和依靠群众。我们不拉夫,不派款,不扰民,与国民党军队不同,使群众看清我军是人民的军队。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把在群众中流传的“出门遇见兵,有理讲不清”,改成“遇见新四军,亲如一家人,道理也可说分明”。新四军官兵平等,由红军改编为新四军的前几个月,没发一文零用钱。改编后,在浙江平阳开赴皖南途中,发了几角钱伙食尾子。部队集中以后,正式每月发津贴:军长5元,支队司令4.5元;逐级递减,战士2.5元。相差无几,吃穿都一样,因此官兵难分。陈毅率领的新四军一支队,进入江南茅山地区时,开始只有两个团,装备也差,给养困难,每天只能吃两顿饭,有时一天一角二分的伙食费也供不上,不得已向前马镇商会或附近士绅借款。有次部队在丹阳附近村庄宿营,有一个八十高龄的老人说:“我活了80年,看到过清兵、孙传芳的兵和老蒋的兵,自古都是兵匪一家。从没有看见过你们这样的好人。”老人家一定要看看我们部队的负责人,他边走边说:“历来当官的都是吃好的,穿好的,骑在别人头上作威作福。你们当官的,不知怎个样?”当这位老人看见在吃午饭的粟裕,同大家一样的饭菜,一样的穿着,异常感慨地说:“从没见过,奇迹!司令啊!将来天下一定是你们的。”粟裕对老人非常尊敬,立即站起来请老人坐下,并说:“老人家,过奖了,我们实在不敢当。我们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部队,是人民的子弟兵,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请你大胆批评,帮助我们改正缺点和错误。”

东进江南的新四军不但以实际行动取得群众的信任,为了提高群众的抗战信心,消除群众的顾虑,扩大我党、我军的影响,还大力开展抗日宣传工作。每个连队都有民运工作组,组员大都是战地服务团中的青年学生。为了扩大宣传,又要迷惑敌人,有时要跑到离营地五六里以外的村庄散发传单,写大字标语。部队生气勃勃、歌声不断。集合、行军、休息以及渡河时都要唱歌。听到歌声,群众觉得很新奇;小孩跑来了,青年人、成年人也陆续跟着来了,我们就利用这机会展开宣传。行军时,沿途找向导带路,每走一二十里换一个。一边走,我们一边询问情况并作宣传解释;离别时,给他几角钱工费(够一天工钱)。向导回去也成了我们的义务宣传员。部队在村庄宿营时,除了执勤的,人人深入到街头巷尾、家家户户。房间里、灶台边、空场上都可以看到指战员与群众亲切交谈的情景。

1939年年底,国民党第三战区派出了一个“战地护卫团”来我军驻地周围,说是来“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实际上是来对我军进行反宣传,对我军的民运工作进行阻挠和破坏。“护卫团”团部设在章家渡,分了几个组到各乡,章家渡也有一个组。正是这个时候,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团部派田树凡带一个十余人的工作组,去章家渡做民运工作。这是田树凡第二次受命进章家渡,人地比较熟悉。他们一到章家渡就分了工,有的找原有的群众积极分子,要他们配合开展工作;有的找原农、商、妇抗日协会的负责人,商议发展巩固协会的工作;有的开办妇女、儿童识字班;有的组织儿童歌咏队。他们还准备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战形势。这时镇上与以往不同的是,街头巷尾刷有以“护卫团”名义的墙头抗日标语,“护卫团”的团员穿着一式国民党军装,常常与田树凡他们在村里擦肩而过。群众抱怨说,“护卫团”来找他们组织新的农、商、妇协会,你们要召开群众大会,他们也要召开群众大会,不知听哪边的好。小小的一个市镇,不能搞两套组织,群众也没有时间应付。这是实际问题,不解决,工作确有困难。田树凡和工作组里的同志商量,决定甩开他们,大刀阔斧争取团结群众。工作组同志和群众商议,要群众用软顶的办法拖延、搞垮“护卫团”破坏工作组工作的各项计划。工作组和群众的鱼水情和历史关系,是“护卫团”不能比拟的。果然,以后“护卫团”的行动计划,处处受到群众的阻挠,他们要开群众各种会议,不是群众不去,就是派出几个人去做做样子,会议根本开不起来。大约这样过了十天半月后,“护卫团”的团长悄悄走了。随着他们团长的离去,团员也全部撤走了。

陈毅、粟裕等新四军领导人,还亲自出马做抗日宣传工作,召开地主士绅、民主人士座谈会,登门拜访进步人士,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提高他们的爱国热情,号召他们积极参加抗日活动。茅山地区有一座大茶园——茅麓公司,老板纪振纲(农诚),是一位主张抗日的民主人士。日军铁蹄侵占江南时,他为了保护财产,收集国民党军队溃退的散兵游勇数百人和枪支弹药组成自卫武装,一时成为当地一股实力较强的地方势力。国民党拉拢他,准备给他封官,日本鬼子也要委任他为伪金坛县长,他都拒绝。新四军初到茅山地区,他看不起枪支不全、军容不整的新四军,陈毅亲自登门拜访。他见陈毅是留法学生,博学多才,有儒将风度,在交谈中,听了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统一战线政策,感到非常钦佩,对陈毅尤其敬服。后来,在日伪顽强压之下,穷于应付,难以自保,陈毅写信劝告他“玩虎弄蛇,事可一而不可再;先生达者,当不轻视斯言”。他因感激陈毅忠告,将300多人、枪交给新四军收编,自己带全家去上海,住在法租界环龙路(今南昌路)一座三层楼房中。他后来在上海,还继续为新四军募集医药、布匹等军用物资。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秘书长李一氓去上海活动,就住在他家。军部派乐时鸣到上海接运在上海募得的7000匹布,也是到纪家和八路军上海办事处主任刘少文接头的。刘少文也常去找他办事,他家一时成为新四军去沪人员的联络点。

常州城北门外有一家济民丝厂,老板是曾任武进县孟河镇商会会长的马润生。丝厂的生产原料蚕茧,主要来自武进和丹阳北乡的游击区,当时,我军和敌人争夺控制蚕茧资源的斗争很激烈。新四军挺进纵队的地方税所,对运给马润生丝厂的蚕茧,常设法保护放行以支持他。1940年春,中共镇丹武中心县委书记周苏平,在一次敌人“扫荡”中被捕,被关押在常州城日本宪兵队。1940年夏,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主力部队北渡长江前夕,粟裕听到这一消息,派丁兆甲去常州设法营救。丁兆甲向马润生提出后,马润生马上通过和日本宪兵队有密切关系的王寿彭,以重金收买了日寇宪兵队长,乘新旧队长交替的时机,故意将周苏平押到沪宁铁路新闸车站附近的铁路边去劳动,使周苏平乘机脱逃出来。马润生还冒着风险,营救过被伪军捕押在常州的丁兆甲,使他回到了苏北黄桥新四军部队。

苏皖交界地区有封建迷信的刀会武装组织,对我军不了解,阻我军前进。粟裕派熟悉江南民情、有社会经验的吴福海等同志前去,对刀会耐心地做工作,用实际行动取得了他们的信任。经我军宣传,大宫圩刀会的朱昌鲁、薛镇地区刀会的刘一鸿先后带了队伍参加了新四军。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求解放的部队,它每到一处,总是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因而它是战无不胜的。

四、上海人民支援新四军的人、财、物,通过江南指挥部部队驻地转运,既快捷又安全,发挥了他人无法取代的特殊作用。

中共中央从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出发,指示重建不久的中共江苏省委,把支援新四军的工作,作为上海党的一项重要任务。于是,中共江苏省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援新四军。这种支援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界,可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开始由于日军刚占领上海,还存在租界这个特殊的“孤岛”环境,使支援新四军的工作处于公开、半公开状态。而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的“租界”全部沦陷,敌伪势力渗入,整个支援工作完全转入秘密状态。但无论公开、半公开或秘密阶段,上海党和人民不惜任何代价,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完成了党中央交给的任务。

一是动员组织各种人员参加新四军。1938年8月,上海职业救亡协会战地服务团的盛嘉禾(盛同)、汪大铭、沈西蒙等到皖南参加新四军。上海国民救亡歌咏协会宣传团17人,除1人去延安外,其余16人在团长何士德率领下参加新四军。中共上海地下组织于1938年12月组织上海各界民众慰劳团,1939年2月又组织上海地方协会派赴第3战区演剧团到皖南慰问新四军,慰问团成员有六七十人留在皖南参加了新四军。上海神州职业学校举办4期无线电收发报训练班,结业学员近百人,全部送往皖南的新四军军部和苏南的江南抗日义勇军。在上海的中共江苏省委于1938年到1939年曾3次组织约1300名难民到皖南参加新四军,还有部分难民送往江南抗日义勇军。上海参加新四军的先后约有2.1万人,其中以工人、店员、职员占大多数,其次是青年学生、文化教育工作者、医务人员等。仅印刷工人就有1000多人。上海还输送了一批作家、艺术家加强新四军的文化工作,动员一批教授学者到抗日根据地办教育。如李一氓、朱克靖、钱俊瑞、朱镜我、李子芳、林植夫、黄诚、张崇文、王任叔(巴人)等。这些各有专长的同志,在新四军中做宣传工作,创办各种报刊,参与文化、理论教育,进行文艺创作。由于新四军重视戏剧、歌咏、美术等艺术门类的宣传鼓动作用,军部和各支队、团均建立相应的服务团、文工团等文艺队伍,连队均有文化教员开展活动,这对提高部队文化素质、鼓舞士气、发动组织群众等方面均起了很好的作用。

二是组建地方武装交给新四军。中共江苏省委外县工作委员会掌握的苏南东路地区的抗日武装,1939年全都编入了新四军指挥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中共江北特委掌握的抗日武装500余人,在王澄率领下于1940年7月1日起义,参加了郭村保卫战。中共江苏省委掌握的崇(明)启(东)海(门)常备旅,后编为新四军第1师第3旅第9团。中共浦东工委掌握的3支武装800多人,于1941年先后南渡杭州湾,后成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基础。

三是在物资上支援新四军。新四军刚到皖南,上海工商界爱国人士就向新四军捐献细布4万匹、胶鞋2万双。1938年冬,上海人民发动捐款92万元,除部分救济难民外,大部分支援了新四军。新四军的印刷设备、印钞设备、无线电收发报机、真空管、蓄电池、电话机、医疗器材和药品、制造迫击炮管用的无缝钢管、做炸药用的废胶卷、柴油发电机等,都是在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帮助下秘密采购,运到抗日根据地的。

四是支持和配合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的工作。办事处负责输送人员去抗日根据地,掩护抗日根据地干部来上海治病。上海支援新四军的人、财、物,有相当一部分是就近通过江南指挥部这一渠道中转的,除了江南抗日部队接收一部分,都转送给了新四军军部。

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抗日,所以能由弱变强,不断取得胜利,靠的就是深深扎根于苏南抗日民主根据地,赢得了千百万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在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弘扬新四军的铁军精神、铁军作风,把群众当亲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形成像新四军与老百姓那样的鱼水情深,从而使我们的党和国家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顺利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

原载:《中华魂》

(责编:颜菲)

必要条件用集合表示

本体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存在或现实的最普遍的科学或研究。该术语的非正式使用表示哲学家认为世界包含的东西。因此据说笛卡尔提出了二元论的本体论,或者说德霍尔巴赫的本体论中没有神。但就其更正式的意义而言,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一个方面,旨在通过识别现实的所有基本类别并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表征现实。

作为准存在

存在作为最全面的范畴,应该包含共同点最少的成员。尽管如此,西方哲学长期以来一直寻求任何事物中存在的一些实质性的共同内容,只是因为它的存在。这些试图确定作为存在的共同特征的历史并不令人鼓舞。

在《智者》中,柏拉图的 Eleatic Stranger 提出,在世界因果网络中的角色是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即“权力是存在的标志”。这个想法在 20 世纪流行起来,特别是在David Lewis (1986) 和 DM Armstrong (1978, 1989, 1997) 的工作中。这个Eleatic 原则是对自然界中现实的有吸引力的测试,因为自然界中的任何真实都应该能够产生影响。可能有必要削弱这一要求,并承认一个被动的时空,它提供了主动的存在发挥自己的舞台。即便如此,埃利亚克原理似乎充其量只是世界的一个偶然方面,因为完全惰性存在的想法似乎没有不可能。它还回避了对抽象实体的问题,例如数字、几何点或集合,如果它们存在,则位于因果关系之外。

对于塞缪尔·亚历山大( Samuel Alexander) (1920) 而言,存在就是成为时空体积的唯一占有者。这不仅排除了抽象实体,甚至排除了自然界的场论,因为力场占据了时空区域,但并不排斥彼此。

JME McTaggart (1921 – 1927) 认为存在的标志是与一个人的所有无限部分保持确定的对应关系。确定的对应关系确保从对任何事物的充分描述中,可以推导出对其任何部分的充分描述。这一要求意味着空间、自然世界和大部分思想内容都是不真实的。从这个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麦克塔格特提出的存在标志要求过高。

作为存在的实质内容的问题体现在动词“存在”的特殊行为上。考虑单数否定:“亚里士多德不会说西班牙语”是真的,因为谓词“不会说西班牙语”适用于主语所指的项目。但“飞马不存在”不可能为真,因为它的谓语适用于主语所指的项目。如果主题词涉及任何内容,则该项目存在,这将使整个陈述为假。

康德著名地宣称存在不是财产,这一观点已被广泛接受。源自Gottlob Frege和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黑德( Alfred North Whitehead)和伯特兰·罗素 (Bertrand Russell ) 的数学原理(1910 – 1913)的现代逻辑将所有使用“存在”的表达替换为使用“存在”的其他表达。因此,“狮子存在”变成“有狮子”,而“龙不存在”变成“没有龙”。

用技术术语来说,这个过程将任何存在声明替换为使用范围覆盖域(世界)的量词的声明,因此存在不再是拥有特殊属性存在的问题,而是拥有其他一些普通属性的问题。用“有…… ”和“没有…… ”来重申存在或不存在的所有主张的决心在WV Quine的格言中表达了:“存在就是成为变量的值。”

如果存在不是一种属性,它就不可能是一种完美。这削弱了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论证的那些版本,这些论证依赖于存在于完美之中。最近的回应是,即使存在不是财产,必然存在也是(Plantinga 1974, 1975; van Inwagen 1993)。

现实与现实

存在就是存在的全部,还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比存在更广泛的范畴?在柏拉图,甚至更早的时候,人们已经发现了实在(是什么)和现象(什么不是虚无,但似乎只是存在)之间的区别。亚里士多德将完全存在的(Being)与仍在形成中的(Becoming)区分开来。这些区别也许最好被视为在一个存在类别中提倡不同等级的现实。

亚里士多德还将完全真实的(行为)与可能存在的(效力)区分开来。这种区别是本体论中一个强大链的先驱,它识别除了我们所居住的现实世界之外的可能世界。在新柏拉图主义者中,再次在亚历克修斯·梅农 (Alexius Meinong) 中,存在者的领域被存在者的领域所扩大,其中包括虽然可能已经存在但并不存在的事物,例如金山。

James K. Feibleman 在 1951 年提出了这种全面的本体论,其中本质的领域比存在的领域更广。在 Richard Sylvan (1980) 的工作中,这进一步扩展了。在 Sylvan 的系统中,各个变量的范围不仅包括实际的和可能的,还包括不可能的。

可能的世界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是第一个系统地运用所有可能性都可以被视为形成世界的想法的人——每个世界都是一个完整的内在一致的领域,可以将一些与现实世界相匹配的元素与其他不同的元素结合起来。现实世界是可能世界之一,与所有其他世界的区别在于,它的任何元素都不是可能的。如果一个人能够提到可能的世界,那么定义必要的存在就很容易,否则就很难表征,就像存在于所有可能世界中的那些(见下文)。

模态现实主义

可能世界提供了对因果关系、反事实条件、未行使倾向和真实未实例化属性的解释。这些优势使David Lewis (1986) 接受了模态实在论,它肯定了所有可能世界的字面实在论。

其他哲学家在欣赏这些优势的同时,却对这所需的本体论显然无限扩展犹豫不决。这导致了对可能世界的描述:Rudolf Carnap和其他人提出可能世界是一组最大一致的句子。阿姆斯特朗和其他人发展了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即可能世界是这个世界元素的非实际重组。Peter Lopston (2001) 提出了一种还原现实主义,它扩展了在现实世界中分配的属性类型,以包括可能拥有的特征。这些方法的成功受制于持续的争议。

量子理论中的许多世界

最近,在解释量子物理学中一些令人费解的悖论时,人们也探讨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是唯一的概念。根据这些说法,世界不是一个单一的统一实体,而是一个不断分叉的实体,这一过程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世界。这种多世界观在一个重要方面与模态实在论不同:所有这些量子世界都应该是真实的,但相互不可访问。

存在的范畴

本体论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个类别清单,即现实的最一般的划分。其中最重要的是:

物质

一个个体或特定的物质本身就是一个对象,一个事物。常见的日常用品,例如砖块和床架,为物质类别提供了模型。物质需要具有几个基本特征,尽管尚不清楚这些特征是否相互兼容。

特殊性和个性

物质既是特定的又是个体的;不只是一些鸭子或其他,而是这只鸭子。一个对象因其属性而属于它的类型(鸭子)。但是,如果这些属性是普遍的,由许多特殊性共享,那么它们本身就不能赋予特殊性。一些哲学家,最著名的是洛克,提出了一种物质成分,可以起到这种作用,即基质这将赋予特殊性和个性。一个底层将是一个光秃秃的特殊物,一个内在特殊和个体的项目,但没有任何其他特征。很难看出如何区分这些裸露的细节,但如果裸露的细节都完全相同,那么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怎么能个性化自己的实质呢?更一般地说,裸细节与亚里士多德的格言相冲突,即最小的存在,最少的东西,是一个“这样的”,一个具有属性的特殊。

另一种建议是,物质是根据它们的位置来区分的。位置——时空点和区域——本身就是独特的细节;如果它们可以具有原始的特殊性,那就提出了为什么其他特殊性需要基础或其他特殊性的问题。位置还存在其他困难:位置不会使力场或其他不独占其空间的物理实体个体化。它也不适用于任何非物质类型的物品。

要么个体性——因此是特殊性——是原始的,要么存在赤裸裸的特殊性,或者每种物质都有一种特殊的属性,称为haecceity或thisness,它可以赋予其承载者特殊性和个性。有关讨论,请参阅 John Heil 的《从本体论的观点》(2003 年)的第 15 章。

不可分割性

单个物质必须与化合物区分开来,因此单个物质必须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它没有本身就是物质的部分。这使普通事物失去了作为个体实体的资格。这种简单的要求在阿奎那关于上帝的教义中得到了很多强调。它在莱布尼茨那里引出了一元论,在罗杰·约瑟夫·博斯科维奇那里引出了物质点学说。

坚持

物质与其特性的区别在于具有持久性,即至少通过一些变化来保持其特性。一辆消防车可以改变颜色,但仍然是它一直以来的消防车。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复合物质具有一定的持久性,但不能经受住所有的变化。拆解报废的消防车不再是消防车。完全的持久​性只属于基本物质。

独立

任何物质都可能是唯一存在的东西。如果从因果关系来解释这种独立性,那么任何普通对象都不是实体,因为它们都是产生的,因此它们的存在依赖于它们的原因。时空及其领域可能符合条件,但即使是这些,在有神论系统中,也取决于上帝的创造活动。因此,在托马斯主义中,上帝是卓越的实体,但自然世界包括受造的实体,它们依赖于上帝,但除此之外,它们本身就存在。斯宾诺莎坚持绝对独立,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一种实体,即包罗万象的整体,即上帝或自然。

如果从逻辑而非因果意义上来看待实体的独立性,那么实体就是原则上可以独立存在的任何事物。这是大卫休谟的要求,任何符合它的都是休谟的物质。对于化合物,要求是事物,包括其所有部分,可以单独存在。这个要求远没有因果独立性那么严格,不需要持久性。

无实质理论

已经尝试免除物质。罗素提出,一个普通的具体对象只不过是其所有属性的集合。关于捆绑捆绑的东西总是存在问题。此外,由于属性具有普遍性,因此该理论意味着没有两件事可以完全相同。

在唐纳德·威廉姆斯的丛理论 (1966) 版本中,属性是特定的实例或比喻(见下文)。这避免了可能存在两个完全相似的物体的任何问题,但它要求束的所有成员都“存在” ——都在时空中的同一个地方。将一个时空位置仅仅作为束中的另一个比喻来处理是有困难的,但如果对其进行特殊处理,它就会成为一个实体化的基础。

罗素还主张将事件本体作为一种无实体的观点。他用“事件”来表示某物在某时间某地的发生;此类事件不是事件,而是事态(见下文)。他提出,普通物质及其更基本的部分是此类事件簇的序列。

这些本体中的基本元素可能不是简单的或不可分割的,它们缺乏持久性。然而,这些事态或事件是休谟物质。的确,除非什么都没有,否则某物必定是休谟式实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无实体理论都必须失败。

属性和关系

属性是事物的内在特征或特性,单独考虑属于它们。关系,涉及两个或多个术语,是事物相互联系的方式。在许多方面,属性和关系可以一起处理。

作为普遍性的属性

属性通常被认为是可以无限地表征许多实例的普遍性。埃菲尔铁塔只有一座,但塔的高度、重量和铁质是它与许多其他事物的共同特征。普遍性问题是解释任何一个真实实体如何在许多不同实例中完全和完全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吸引了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唯名论、概念论和实在论。唯名论和概念论都否认属性是真正普遍的。根据唯名论,所有铁物的唯一共同点是它们都可以用谓词“铁”来描述,或者都是铁物类的成员,或者都类似于一些典型的铁制品。根据概念主义,普遍元素在于我们的思想将几件事组合在一起的冲动。自柏拉图时代以来,这些还原论就有了追随者,并且在英国经验主义者及其后裔中尤为盛行。罗素在《哲学问题》(1912)中明确挑战了唯名主义和概念主义。DM Armstrong, Universals and Scientific Realism (1978)提出了反对这种观点的最彻底的案例。

关于共相的实在论至少与柏拉图一样古老。他的形式理论提出了一种彻底的实在论,它使真正的属性既是在它们自己的领域中的真实存在,又是一种优于它们可能存在的任何世俗实例的状态。Forms 存在于ante rem —也就是说,无论它们是否被实例化。对亚里士多德的传统描述赋予他一种修正的实在论,据此属性是真实的、普遍的,但只能作为具体实例的属性存在于 rebus 中。在这里,人们再次遇到他的观点,即“适合存在”的最起码是这样——一种特殊与普遍的结合。

现实主义一直面临两个主要的反对意见。首先,它是不经济的,尤其是在其柏拉图主义形式中。经济问题是科学哲学中的一个当前问题,因为至少看起来我们最好的物理和化学理论涉及未实例化的特性。第二个反对意见是,它不能提供一个属性和承载它的实体之间的联系,即内在关系的连贯说明。内在不能是一种正常的关系,因为它只是一个进一步的普遍存在,需要与它的术语、实体和原始属性建立内在联系。但如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系,那又是什么呢?内在性问题支持现实主义的版本,其中属性是特殊的。

物业详情

即使属性铁是普遍的,但埃菲尔铁塔中发生的铁的特殊情况仅属于塔,并且与塔本身一样特殊。由唐纳德·威廉姆斯 (Donald Williams) 首次提出的比喻理论,并不将实例视为从普遍性的实例化中产生的依赖实体,而是将其视为具有自身权利的休谟实体。

当这种方法与普通的多特征物质的束或综合解释相结合时,任何内在关系的问题都消失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经济,因为不需要单独的物质类别。这些可能性在 Keith Campbell 的书Abstract Particulars (1990) 中有进一步的探讨。

关系

当罗素重新启动现实主义辩论时,他赋予关系与固有属性完全平等的地位。事实上,正是他对关系在数学和逻辑基础中的作用的反思,使他走向了现实主义。阿姆斯特朗的现实主义采取了同样的形式。

然而,有一个悠久的传统将内在属性置于首位。亚里士多德认为关系是“事物中最少的”;霍布斯等人认为,关系的存在取决于比较的心理行为;而莱布尼茨的观点是,每一种关系都以其一个或两个术语的内在特征为基础。Campbell (1990) 阐述了这个还原程序。

关系似乎是依赖的,因为它们必须以实体作为它们的术语,而这些实体必须具有内在属性。所以除非有内在属性,否则就不会有关系,反之亦然。普通事物的捆绑理论只涉及内在属性。将关系包括在束中会导致将关系分配到何处的问题,而这反过来又会导致诸如弗朗西斯·赫伯特·布拉德利( Francis Herbert Bradley)之类的一元论倾向,其中普通物质被吸收为一个包罗万象的整体。

权力

一些属性,例如square,似乎属于对象的本来面目。其他的,例如作为溶剂,似乎是指对象可以做什么。这是分类属性和处置属性之间的区别。一种思路采用了埃利亚克原则,并将不动产确定为赋予其持有者采取行动或被采取行动的倾向的财产。这种处置就是权力;George Molnar 的Powers (2003) 和 Brian Ellis 的Scientific Essentialism (2001)阐述了权力的形而上学。

复合体

物质和财产是基本类别。结合起来,它们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本体。

事态

事态的基本状态在于具有财产的特定事物,或处于关系中的两个(或更多)事物。继承于单个特定的单个属性是最小的“这个-这样”。维特根斯坦 (Wittgenstein) 的逻辑哲学论(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1921) 提出了一种本体论,其中世界由最小的关系状态组成:那些实际获得的是事实,那些仅仅可能是剩余的事态。这些主题——基本类别只会组合出现,而这些组合构成现实——在 DM Armstrong 的A World of Affairs (1997) 中得到了阐述。

事件和过程

事态是静态的。为了说明世界的动态方面,需要对变化进行说明。这可以通过使用事态序列来实现:稳定在于彼此非常相似的连续事态,而变化在于事态在某一时刻被其他系统地不同的事态所取代。一个事件是一个单一的变化,涉及一对事态;一个过程是一系列更复杂的事件。

Whitehead 在Process and Reality (1929) 中优先考虑动态;所有表面上持久的物质实际上都是缓慢演化的过程。时空的地位仍然存在争议。它可能是一种休谟物质;然而,一些对物质的解释将其定位为一个过程,一系列复杂的、变化的细节之间的关系。

抽象对象

人类思想,尤其是数学和逻辑,似乎涉及在自然时空世界中没有明显位置的实体,也没有因果关系。承认这些项目挑战了经济原则,但成功的减排却很难实现。

数字和集合

因为所有的数都可以用集合论来表示,所以没有必要同时承认集合和数。罗素曾提议消除集合以支持命题函数,但事实证明这不仅仅是数学的一个片段(Goodman and Quine 1947,Quine 1969)。因为集合论的变量以集合作为它们的值,而存在就是成为变量的值,我们致力于它们的现实——这是关于集合和数字的柏拉图主义。试图避免柏拉图主义的最重要工作是 Hartry Field (1980, 1989)。

几何对象

不同于自然界一切,几何形状的物体-欧几里德块,如-被认为是完美的,不变的,永恒的,没有任何物理因果权力。此外,还有几何图形和相应的几何对象,其维度比这个世界多得多。一个几何空间可以被划分和细分为无数不同大小的不同形状。因此,几何学中的柏拉图主义涉及本体论的无限扩展。

解决此问题的一种方法是将几何对象视为抽象对象,即从上下文中提取的对象。在这种观点下,每个立方体只是时空的一个特定空间片段,每个三角形都是时空空间表面之一的片段。这样做的一个问题是并非所有形状都可用。如果我们的时空不是完美的欧几里得,就不会有真正的欧几里得立方体。我们可以将这些不存在的对象视为实际存在的对象的想象变体,以及对这些事物进行量化的几何图形,实际上并非如此。

逻辑

逻辑哲学参考命题、运算符、函数和推理。这些是抽象实体,与推理有关,就像数字与计数和测量有关一样。对它们进行还原处理的问题和前景也是平行的。

必需品

普通事物通常被认为是偶然存在的;也就是说,它们确实存在,但可能没有。如果我们世界的初始条件或自然法则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偶然存在群体。但有些事情似乎不受变幻莫测的原因和机会的影响;在因果网之外,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这些是“必要的存在”。如果柏拉图主义关于任何抽象对象是正确的,那么这些将是必要的存在,甚至矛盾的是,空类。

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任何存在于无限时间的事物都是必要的,因为他认为在无限的时间内每一种可能性都会在某个时刻实现。对普罗提诺来说,任何神圣的存在都在时间之外,因此不会改变,不会停止存在,因此将是一个必然存在。对于阿奎那来说,上帝的必然性源于他的简单性:上帝的本质和他的存在是相同的;这样,他就是一种必须存在的存在。对于斯宾诺莎,每一个真正的物质是遗赠隋,含内本身为它自己的存在充分的解释,因此它可以所有可能的条件下,保证自身的存在。

Duns Scotus,然后是笛卡尔,将必然存在与逻辑联系起来:必然存在是一个,否认其存在是自相矛盾的。“真实” ——即存在—— “豆子不存在”是一种自相矛盾,但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存在已被插入到主题的定义中。这并不使豆成为必要的存在。如果主题术语的定义中没有插入存在,那么任何否认存在是否会自相矛盾就值得怀疑。

本体

来自希腊语的存在论和逻各斯,本体论是指对存在本身的调查,或作为存在的科学。它还可以考虑它意味着什么,支持什么样的实体,以及持有或获得什么样的最终预设或原则。“本体论”一词通常可追溯到 17 世纪初,但其对现代哲学反思的意义植根于古代和中世纪对形而上学的推测。在 17 世纪,本体论最初被确定为形而上学的一部分,但今天“形而上学”和“本体论”在流行语中经常作为同义词使用。本文追溯该术语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的起源和发展,它在中世纪固化为一门单一的科学,并在现代时期在沃尔夫的影响下与形而上学分离。Wolffian 传统在现代哲学用法中幸存下来,并用于解释许多经院手册的顺序,在这些手册中,本体论放在逻辑之后和特殊形而上学的小册子之前。

古代和中世纪的起源。在一系列著作中,亚里士多德后来被罗得岛的安德洛尼克斯(公元前50 年)归类为“物理书籍之后的书籍”(ta biblia meta ta physika),亚里士多德讨论了一门关于存在的科学,而不是作为某个特定类别的存在存在或存在的一部分。尽管他在《形而上学》的第四本书(1003a – 1003b19)中承认了“存在”的各种意义,但他声称有一个主要的感觉或特征可以通过这种感觉或特征来理解这些许多感觉,并且有一些主要的科学或第一哲学。在第六本书(1026a16 –32),亚里士多德提到了第一哲学,它关注作为存在的存在,但与物理学和数学相反,正是作为与物质和运动分开的思辨科学。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种哲学被标记为“神学”,因为神只会出现在这种性质的东西中,即一些不可变的存在(ousia akinetos)。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补充说,这种神学之所以具有普遍性,是因为它是第一哲学,也就是说,由于它考虑了初级意义上的存在。

正如后来的思想家反复承认的那样,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对存在科学和神圣科学、“第一哲学”和“神学”的这些引用并不明确。亚里士多德指的是两门不同的科学,还是他对同一门科学使用了多个名称?如果是后者,一般存在和特殊存在如何成为同一科学的主题?

在 13 世纪,阿奎那利用亚里士多德对思辨科学(物理学、数学以及阿奎那所谓的“第一哲学”或“形而上学”或“神学”)的三重划分,认为主要存在和一般存在是相同的科学(eadem enim est scientia primi entis et entis community),因为主要存在(s)是其他人的原则(nam prima entia sunt principia aliorum;参见阿奎那在 Boeth. de Trin. 5.1, In 10 meta. 6 和 11,以及Proemium到后者)。然而,考虑到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本身可能存在歧义,阿奎那前后的中世纪哲学家就形而上学的主题展开了辩论,正如邓斯·司各特 (Duns Scotus) 就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所证明的那样,即“形而上学的主题是否是就其存在而言,如阿维森纳所假定的那样,还是上帝和智慧,如评论员阿威罗伊斯所假定的那样?” 在 17 世纪,可以被视为等同于阿维森纳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主题的解释的东西被称为“本体论”。

现代时期。R. g ^ ö在他休克尔词汇philosophicum(1613)继续区分3逐步抽象的亚里士多德传统“沉思的科学。” 然而,物理和数学后,G ö休克尔接受进一步的区分,通过Pererius施力,神圣科学和存在的科学之间。前者摹ö休克尔标签上帝和天使,后者“本体论”,即存在与超越科学的transnatural科学。在另一个 17 世纪的Lexicon philosophicum由 Micraelius 撰写并于 1653 年首次出版,一种普遍的形而上学,显然与本体论一致,并关注最抽象的存在,区别于一种特殊的形而上学,后者考虑与物质分离的存在类型,即上帝、天使,以及逝去的灵魂。克劳伯格也在他的Elementa philosophiae sive Ontosophia (1647) 和Prolegomena to his Metaphysica中将本体论(或“本体论”)确定为对ens in genere的研究,尽管其方式更接近于亚里士多德对“第一哲学”的描述(1656)。在杜哈默尔的哲学与新星中(1678)“本体论”被确定为第一种或主要的形而上学,即关注存在本身的本质、其原理、属性和类型的“一般科学”。两种专门的形而上学,即这种本体论的派生,是研究物理事物的原因(physicae contemplationis caput)和自然神学。

这些不同的 17 世纪思想家共同说明的是一种将本体论与神学区分开来的趋势——明显背离了中世纪将形而上学视为单一科学的观点。在这种背景下,更激进的背离是莱布尼茨在他的Introductio ad Encyclopediam arcanam 中概述的一般科学中对本体论的初步分类;sive initia et specimina scientiae generalis (1679)。Scientia generalis,“关于宇宙中可知事物的科学,就其本身而言,”据说除了逻辑学、知识学和其他各种艺术之外,“也许还包括本体论或关于有无的科学,关于存在的科学。和不存在、事物的存在和事物的方式、实体和偶然性”forte etiam Ontologiam seu scientiam de Aliquo et Nihilo、Ente et Non Ente、Re et modo rei、Substantia et Accidente)。对于“本体论”一词的现代使用而言,比莱布尼茨更具影响力的是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的系统化者克里斯蒂安沃尔夫的工作。根据 Wolff 的Philosophia prima sive ontlogia (1729),“本体论或第一哲学是一般存在或就其存在而言的科学”(Ontologia seu Philosophia prima est scientia entis ingenere, seu quatenus ens est),一种形而上学与次要的形而上学专业相反:理性心理学、宇宙学和理性神学。

有了沃尔夫,亚里士多德显然和阿奎那相当清楚地解释为单一科学(第一哲学、神学、形而上学)的东西已经完全分解了。对于沃尔夫来说,第一哲学是本体论,即对存在的研究,不要与理性神学的特定形而上学学科相混淆。

启蒙时代。尽管对沃尔夫的“教条主义”形而上学提出尖锐批评,康德对沃尔夫对本体论的清晰描述所提供的“无可争议的服务”表示赞赏。在获奖论文“自莱布尼茨和沃尔夫时代以来形而上学取得的实际进展是什么?” (1791) 康德实际上将本体论与先验哲学相结合 [另见纯粹理性批判(1781; 1787)结尾处的“纯粹理性的建筑学” ]。在这个意义上,本体论可以被认为是对形而上学的宣传,在这个意义上甚至是形而上学的一部分,其中“形而上学”被精确地理解为从可感知识到超可感知识的科学。

本体论是一门科学(作为形而上学的一部分),它构成了所有理解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系统,但前提是后者涉及可以赋予感官并因此可以被经验证实的对象。

沃尔夫关于作为存在科学的本体论的概念,至少在形式上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阐明的“第一哲学”的含义之一。相比之下,在康德将本体论转变为可感知的、可验证的对象的范畴和原则的系统中,亚里士多德遗产的回声可能看起来更微弱,但同样可辨别。康德的本体论正是概念和原则的系统,仅凭它就可以判断一个感性的对象。(也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对“第一哲学”的方法以及阿奎那的解释,康德将这种本体论与可以说是初级意义上的本体论联系在一起,即被明智地给予的模式。)

与康德不同的是,黑格尔在他自己的“客观逻辑”中使用了沃尔夫的“本体论”概念来讨论他自己的范畴,该“客观逻辑”由前半部分,即《逻辑科学》的前两本书构成。客观逻辑应该取代传统的本体论,即沃尔夫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一部分,应该调查Ens的一般性质”(参见引言中的逻辑的一般部门黑格尔的《逻辑学》)。

学术传统。到 19 世纪末,甚至直到 20 世纪中叶,经院传统中的几位作者继续根据(有时是极其精炼的)中世纪和亚里士多德对抽象程度的描述来确定本体论的主题。这些作者还普遍采用沃尔夫对“一般形而上学”和“本体论”的术语识别。例如,参见 Carolo Frick 的Ontologia sive Metaphysica Generalis (1894)的开头页:“Metaphysica generalis seu 本体定义:scientia rerum, prouti sub rationibus maxime abstractis et hinc community exhibintur”或 van steenberghen 的Ontology (1946)。Cardinal Mercier' 的目标(1910 年)证明了阿奎那对形而上学的解释。“我们将说明……为什么以神圣存在为对象的科学与对待一般存在的科学在形式上没有区别。”

当代现象学。在胡塞尔的《纯粹现象学思想和现象学哲学》(1913 年)中,他认为每一种事实科学都具有关于本质存在的纯粹科学的理论基础。胡塞尔将这些本质科学标记为“本体论”,并将关注一般客观性本质的形式本体论与关注区域本质的区域或物质本体论区分开来,后者是本质层次中的那些终极的和具体的(在自我维持的意义上)一般统一体,如自然、人类、历史。这里的形式本体对应于胡塞尔在他的逻辑研究中的内容(1901) 继美农之后,称为“对象本身的纯粹(先验)理论”,研究形式的、客观的范畴(例如,整体和部分、属和种)、意义范畴的相关物(例如,命题) ,真理)。在形式和先验逻辑(1929) 中,形式本体论被描述为“一门关于可能对象的科学”,因此作为一种科学理论,与形式逻辑对单独判断的相关主题关注形成对比。尽管目标和规范非常不同,但胡塞尔的“形式本体论”作为在可能的客观性意义上的本质的纯粹科学,与康德的本体论概念具有一定的(并公认的)相似性。

也许 20 世纪最认同本体论的思想家是马丁·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 (17:284b),他确实声称“现象学,就其内容而言,是关于特定存在 ( Sein des Seienden ) 的存在的科学——本体论”和“本体论只有作为现象学才有可能”。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这种本体论与现象学的认同(1927)既背离了胡塞尔的纯本质科学,也背离了西方哲学史上的传统本体论。正是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植根于人类存在的基本无可置疑的前本体论模式,对存在的意义的传统解释从理论探究中转向特定存在,从而将相当独特的存在方式混为一谈(例如,适用于事物、工具、理论对象、人类)并将存在(或字面意思是“存在”的感觉)简化为某种特定的存在。在海德格尔的戏剧性表达中,传统本体论背叛了存在的遗忘(Seinsvergessenheit)。因此,提出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基本本体论来破坏本体论的传统内容,即根据人类最亲密和日常的存在方式来解释人类存在的基本结构;简而言之,就是它的在世本身。存在的问题仍然是这个基本本体论的目标,但正是通过打开“在其中诸如一般存在之类的东西变得可以理解”的视域,即“澄清对一般存在的理解的可能性,”它属于我们称之为人类存在或存在(此在)的特殊存在的构成 )。”在这个视界内,时间(虽然不是时钟和测量的衍生,假定无限时间)将自身揭示为存在的意义。

继第二次世界大战海德格尔开始从它的明显自命不凡的基本本体论的这个现象的项目转向的是什么意思,是一个科学的解释。海德格尔不否认走这条路的必要性,他试图发挥一种比科学更严谨的思想,在这种思想中,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在海德格尔后来的思想中,“本体论”(及其在他早期著作中的同义词“现象学”、“解释学”)不再是他提出存在问题的词汇的一部分——在他看来,也不能。“如果不放弃形而上学的语言,存在的本质问题就会消失,因为形而上学的表现阻止它思考存在的本质问题”(On the Question of Being 1955)。

语言分析师。对于 20 世纪的其他哲学家,尤其是那些关注逻辑语言发展和科学基础的哲学家来说,“本体论”意味着一种混乱的或充其量是无关紧要的考虑。因此,在“没有本体论的逻辑”(1944) 中,欧内斯特·内格尔( Ernest Nagel)敦促对逻辑数学学科在探究中的作用进行纯粹的操作或上下文解释,从而有效地将其“最终意义”的解释或要求某些“对事物最普遍结构的先验洞察力”的必要性。在“经验主义、语义学和本体论”(1950)鲁道夫·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中也是如此区分存在于语言框架内部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逻辑或经验方法从外部问题中回答“关于实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或现实。 ”后一类存在问题无法回答,因为它们是被框定的以错误的方式,也就是说,它们无法理论解决,因为它们位于理论框架本身之外。关于语言将指代什么样的事物的问题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

对于那些想要开发或使用语义方法的人来说,决定性的问题不是所谓的抽象实体存在的本体论问题,而是抽象语言形式的使用问题,或者用技术术语来说,是否使用超出这些形式的变量的问题。事物(或现象数据)对于进行语义分析的目的是有利的和富有成效的,即交流语言,尤其是科学语言的分析、解释、澄清或构建。

(与海德格尔对传统本体论推定的理论方法的批评相比,虽然有些紧张,但仍然非常有趣,但不同之处当然是海德格尔并没有将非理论问题简化为信仰或实用选择的问题。)

Carnap 有影响力的文章解决了一个问题,即即使是高度形式化的语言,如数学和物理科学,似乎也无法避免提及抽象实体,如属性、类、关系、数字和命题。因此,除了刚刚提到的贬义用法之外,“本体论”已经开始指定语言系统支持的实体种类或关于实体种类的理论。关于指称理论或语义学的含义的问题是本体论问题。因此,在Word 和 Object(1960) 奎因谈到哲学家的任务是“清除本体论的贫民窟”。本体论的工作恰恰是审查对诸如物理对象或类的领域之类的领域的不加批判的接受。通过批评 Carnap 和其他人倾向于在意义问题和事实问题之间划清界限,Quine 将 Carnap 自己的实用主义方法扩展到本体论(Word 和 Object专用于 Carnap),但以一种也称为质疑他在内部和外部(本体论)问题之间的区别。

二十世纪本体论。在 20 世纪的美国和英国哲学家中,布莱德利和麦克塔格特、怀特海德(尽管他称他的史诗《过程与现实》 [1929] 为“宇宙学论文”)和哈特肖恩等思想家尝试在传统的思辨形而上学家。也许最持久的这种努力可以在保罗·韦斯的作品中找到。从1938 年的现实开始,然后是存在模式(1958)、超越所有外表(1974)、第一考虑(1977) 和隐私(1983 年),Weiss 开发了一种新颖的、多元的本体论或他称之为“现实研究”。这些现实是现实(Weiss 的“用它们假定的偶然事件代替了‘物质’”)、最终结果(“从属和从属的复数,但最终是真实的条件和使细节能够结合在一起的上下文的来源”),以及在词dunamis(不竭,创造性地,“不确定的鱼肚外面的现状发起和成他们返回”)。

本体论。本体论这个词,意思是“关于存在的话语或研究”,在 17 世纪早期被引入哲学词汇。该术语最初用作“形而上学”的等价物,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4.1 中将其精确定义为处理“就其存在而言存在”的科学。因此,本体论事业有着悠久的史前史。

柏拉图曾考虑过“存在”(to on, ousia)的问题,对他来说,这意味着作为某些知识的稳定对象的事物的“什么”。因此,他认为这一概念存在被正确地使用只有自相同的,不变的,因此永恒,形式境界-那个仅由智力掌握的现实,在“成为”的可变领域中被想象,但同时与之形成对比。正是亚里士多德批评了这种对存在与永恒的超越形式的直接认同,他坚持认为动词“成为”是普遍适用的,然后继续问它意味着什么(任何事物)。因为,正如他经常观察到的那样,“'存在'在许多意义上说”,他实际上否认这个词是单义使用的,或者它定义了一个包罗万象的属。尽管如此,他认为它的主要或焦点用途是表示主题,无论是话语还是变化和行动:成为某种具体的“事物”(ousia)-两个相关原则,形式和物质,或(更笼统地说)现实和潜力的不断变化的个体组合。前者是事物生长发展的能动原理(phusis,“自然”),是心灵在知识中把握、判断中表达的可理解的同一性,后者是允许变化的可能性的基础。 .

托马斯·阿奎那 (Thomas Aquinas) (1225 – 1274)的形而上学实质上采用了这种对“存在”含义的分析。然而,托马斯拓宽了亚里士多德在现实性和潜力之间的区别的应用。它不仅包括决定事物“是什么”(id quod,“本质”)的形式和物质之间的区别,而且更根本地包括事物是什么与它是的事实之间的区别(现状, “存在”)。托马斯的本质是一种潜力,只有通过存在才能“付诸行动”;因此,存在的研究,在考虑成为这个或那个(事物)意味着什么的问题时,不仅要关注是什么赋予了一个事物(“物质”)它的身份,还要关注是什么解释了它的“存在”,它的实际存在。

然而,克里斯蒂安·沃尔夫(Christian Wolff,1679 – 1754 年)在他的论文《第一哲学或本体论》(First Philosophy or Ontology,1679 – 1754 年)中,他的著作确立了该术语在现代的正常使用,将本体论理解为形而上学的一个分支:作为一个属的存在的研究(“一般形而上学”),以区别于“特殊形而上学”的学科,即神学、心理学和宇宙学。存在,然后,对于沃尔夫来说,是一个单义的术语,表示“什么是”最普遍的特征。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对“存在”一词的“多种感官”的坚持已退居幕后:对于沃尔夫来说,存在的基本原则是不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现实是由难以察觉的简单实体组成的,每个实体的本质都被一个清晰而独特的想法所耗尽,并且它们的存在是通过诉诸充足理由原则来解释的。

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 – 1804 年)拒绝了这种抽象和演绎形式的一般存在科学,对他来说,本体论 ——他很少使用的一个术语——实际上被等同于他自己的先验哲学。这个事业不关心“事物本身”,而是关心人类知识的主观前提——感觉的形式和理解的范畴——通过它,经验世界的“对象”就这样构成了。因此,对康德来说,对存在的前学研究变成了对认识主体“客观化”经验内容并因此构成现象世界的“存在者”的方式的研究。与康德一样,GWF 黑格尔(1770 – 1831)拒绝了沃尔夫的“教条主义”本体论。对他来说,把握存在的研究采用了一种逻辑,其阐明运动的形式-从简单到复杂的有机,从“是”到“概念” -由心(盖斯特)占有本身通过自我对象。

在最近的哲学本体论的项目,长期被忽视保存在神学界在传统经院哲学盛行,再现了工作胡塞尔(1859 - 1938)。胡塞尔对人类知识的确定基础的探索使他详细阐述了一种现象学方法,该方法试图将“是什么”识别和描述为“先验自我”或“纯粹意识”的世界(与经验自我不同,后者是科学探究对象世界的成员)。这是胡塞尔的学生和评论家马丁·海德格尔(1889 - 1976),但是,通过他谁存在与时间最明确和最有影响力地复兴了本体论计划。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存在”(“成为”)与“存在者”(“有什么”)有着根本的区别。前者是本体论的主题,后者仅仅是“本体论”的话语。该线索的存在的问题,对他来说,存在的人类主体(现存),这是正是在问这是什么意思的行为“是”。把握“存在”是什么,也就把握了人类存在者追问自身存在的前提。因此,对于康德而言,本体论再次是一种先验分析——但在这种情况下,它不是人类知识的先决条件,而是人类“在世”的先决条件。

本体论(Gk., ōn , 'being', + logos , 'reflection')。在哲学和形而上学中反思真正存在的东西,或者通过存在的现实来反映现象的基础。这个词是在 17 世纪引入的,当时对存在的研究也被称为本体论。在经院哲学的连续性中,本体论是应用于研究存在本身的属性的术语,与研究对经验开放的方面的特殊形而上学相反。WVO奎因对意识形态进行了区分和本体论,以及意义和指称之间:他认为一个人认为存在取决于所使用语言的变量所要求或允许的值,因此语言和本体承诺之间存在必要的关系——因此他的主张'成为一个变量的值'。虽然这似乎允许几乎任何信仰都有本体论的对应物,但实际上,形而上学系统(他称之为“本体论”)通过它们与科学的兼容性进行测试,科学与世界和宇宙公开(以及通过各种其他标准)相互作用在我们周围。很明显,本体论与认识论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粗略地说,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所知道的?)。本体论是一种哲学体系,应用于神学,声称人类知道上帝通过自然的认知能力立即直接地:人类认知能力的第一个行为是上帝的直觉。它在 1861 年和梵蒂冈一世再次受到谴责(理由是我们对上帝的认识只能是类比的)。

本体论

||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最新文章